編輯:電腦系統城 2020-04-13 10:22:15 來源于:電腦系統城
美國對中國的“遏制”貌似想達到360度無死角的效果。
此前對中興、華為進行令人無語的打壓,最近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,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操作。
據環球時報報道,4月9日,美國聯邦司法部宣布,中國電信集團美國公司在美國的經營授權,將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與執法的風險。
因此,美國聯邦司法部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出建議,吊銷并終止中國電信集團美國公司在美國提供國際通信服務的授權。
今年1月,谷歌重新調整了部署,請求美國政府有關部門初步允許啟用不涉及中國香港部分的光纜,而美國司法部支持谷歌的申請。
谷歌和臉書在上周再次調整了他們的思路。臉書支持連接菲律賓支線的建設仍在繼續,這也快速推進了谷歌的中國臺灣支線。
路透社表示,美國對中國在處理網絡流量方面的作用以及“潛在的間諜活動表示擔憂”。
而在去年8月,美國政府的消息人士向環球時報透露,美國對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的中國投資者“與中國政府的關系”及中國香港的自治狀況“存在擔憂”。
擔憂什么?無非是美國想進一步遏制中國通訊及中國通訊企業的發展。
美國近年來多次以“國家安全”為由阻止中國企業或涉及中國企業的通信項目。
2012年,美國眾議院以國家安全為由,阻止中國兩家通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進入美國系統設備領域;
2016年,美國表示,中興因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,處以8.92億美元罰款;
2019年5月,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管制清單;
2019年5月,美國聯邦通信委會(FCC)拒絕了中國移動進入美國市場的申請;
2020年4月,美國政府將考慮撤銷授予中國電信北美分公司的營業執照... ...
這將美國封鎖中國通訊發展的行為展現得淋漓盡致。
4月9日,光纜會科普作者張弛表示,通過海底光纜本身盜取信息的可能性很小,從具體操作上說幾乎不可能,但將光纜中傳遞的信號轉換成信息的運營商,最可能成為泄密源。
如今,國與國、地區與地區之間貿易的中轉已經到了瓶頸,目前最主要的是數據流的中轉,而數據流的中轉主要依靠海底光纜,所以海底光纜這種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區域間合作、經濟發展都有很大促進作用。
跨境數據的流動已經是全球化最重要的一個指標,而美國對中國的圍堵,對自身的傷害非常大。
全球經濟體系已經出現了歷史性的變化,全球市場的主體是企業,而交易的產品并不是成品,市場關系的內涵已經不是買和賣那么簡單,而是供應鏈連接成的復雜網絡。
全球供應鏈網絡讓國家之間、企業之間形成了相互依賴的共同體。如今,科技進步的動力不僅來自創新,也來自市場應用。
例如華為這樣的高科技企業,將全球的創新、設計、制造、營銷等要素整合到一起,形成了全球科技發展的鏈條。這一強大的鏈條不屬于某一個國家,而屬于全球。
因此,美國遏制的不是中國通訊的發展,而是全球通訊的發展。中美間光纜越少,數據傳輸效率就會越低,這也會嚴重影響兩國的大數據、云計算等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和科技巨頭的業務拓展,有百害而無一利。
“全球互聯網繼續分解為區域互聯網”,美國互聯網技術網站TechCrunch于4月9日報道稱,太平洋光纜項目由于美國與中國的關系面臨多年的延誤。
如今,這條造價數億美元,已經建有連接至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部分的光纜早已建好,但至今沒有啟用。
互聯網大廠的運維都在干什么?30K的總監來告訴你
2020-10-16
谷歌瀏覽器怎么添加信任站點 谷歌瀏覽器添加信任站點的教程2020-10-16
如何清理google瀏覽器的緩存 谷歌瀏覽器清理緩存方法2020-10-16
如何讓google瀏覽器記住賬號密碼 谷歌瀏覽器保存網頁密碼的方法